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丹妮尔·斯蒂尔 > 珠宝 >  繁體中文 上一页  珠宝目录  下一页

珠宝  第13页    作者:丹妮尔·斯蒂尔

  事实上,他们返回美国后一周,美国的电台播出了希特勒在纽伦堡对纳粹党徒的演说。那是一篇可怕的演讲词,他对捷克的威胁也十分明显。他宣称德国不会再容忍捷克镇压苏台区的德国人,有三十万大军在沿德国边界的齐格飞防线布署。危机已经显而易见,只是问题出在希特勒到底会采取什幺行动,全世界对他又会做何反应。他在演说中表露无遗的恨火、怒气和敌意震撼了美国人,欧洲大战的威胁首次令人们相信有其可能性。看来捷克极可能会被德国并吞。

  此后的一周人们的话题全在这件事情上打转。报纸报导了欧洲的军队已经总动员,舰队也集结完毕,静待希特勒的下一步行动。

  九月二十一日,纽约时间八点十五分,布拉格事件将威胁推到最高峰。法国和英国的外交部长在该城宣布不会动员大军保护捷克,以免触怒希特勒。这等于是在迫使捷克投降。到了十一点,捷克政府宣布别无他法,布拉格首先向德军投降。

  此时的纽约正在下雨,彷佛在为捷克哭泣。莎拉守在收音机旁听新闻。电讯传到纽约颇费了一番周折,由于大西洋的"气候异常",电讯必须绕经南非的开普敦、巴西的布宜诺斯艾利斯,再送到纽约,因此讯号十分微弱。接近正午时分电讯完全中断。莎拉只好象许多人一样关掉收音机,所以并未听到一点钟的气象报告,发布大西洋将有暴风雨的消息,而且这场风暴将袭击长岛。当风势转强时,莎拉正在和母亲商量要前往南汉普顿展开婚礼的准备工作。她有上千件事情得做;长岛的别墅很安静,正好有助于她盘算细节问题。

  "你不会想在这幺可怕的天气出门的。"她母亲说。然而莎拉并不在乎。她喜欢雨中的海滩予人的平静和抚慰效果。但是她知道母亲会担心她在大雨中驾车,于是留在家里帮母亲的忙。她父亲已经打电话给她付了头期款的农场,向那位农场主人解释女儿即将结婚,要迁居英国。对方答应退还莎拉的钱,而艾德依然责怪莎拉做了件蠢事,并且发誓绝不尝让她单独住在长岛的无人破农场里,莎拉歉然的领回那笔钱存入银行。这一千元是她卖掉佛雷送她戒指的钱,一件她永远不会怀念的无用首饰。

  而这天下午,随着愈来愈大的雨势,莎拉所想的不是那座农场,甚至也不想婚礼。她想到的是布拉格以及当地恶劣的情势,这时她的卧室窗户发出一阵阵惊人的震动声,她望出窗口发现室外漆黑如午夜,而现在是下午两点。屋外的树木被风吹得摇摇欲坠,她好象从未在纽约经历过如此严重的暴风雨,她的父亲正好在此时回到了家。

  "是不是出了什幺事?"薇丽忧心忡忡地问他。

  "你瞧瞧这风雨,我下车后差点走不进屋了,扶住两根柱子才勉强冲进来。"他皱着眉转向女儿。"你有没有听新闻?"他知道她对世局了若指掌,如果在家,一定会听午后的新闻。

  "只听说了捷克的消息。"她将最新发展告诉他,他听完摇摇头。

  "这不是普通的风雨。"他预测完便走回卧室换衣服,五分钟后穿着粗布衣服出来。

  "你要做什幺?"薇丽慌乱地问。他习惯做一些超出能力和年纪限制的事情。他是个强壮的男人,但是岁月毕竟不饶人。

  "我要开车去南汉普顿看看那边有没有问题。一小时前我打电话给查理,但电话没人接。"

  莎拉看看父亲便坚定的开口了。"我跟你去。"

  "不行。"他反对说。

  薇丽终于发火了。"你们两个太荒唐了。只不过是一场风雨,就算真的很严重,你们俩也起不了作用。一个老人和一个少女是战胜不了大自然的。"但是他们都不同意她的话。莎拉也回房换上一身旧衣裳,甚至套上厚重的雨鞋。

  "我跟你去。"她再说一次,艾德略微犹豫就耸耸肩。他太担心,无暇争辩。

  "好啦,我们走吧。薇丽,别担心,我们会和你联络。"他们离开时她还在对他们发怒。莎拉提议由她开车。却遭来父亲的大笑。

  "我在你眼中也许又老又没用,不过我可没有疯。"

  她笑着提醒他说她的驾驶技术并不差。不过两人此后就不再多谈,因为劲风使艾德几乎无法控制汽车,风力数度将沉重的别克大车推离路面。

  "你还好吗?"莎拉问,艾德绷着脸点点头,眯起眼细看车窗外的路况。

  他们在通往南汉普顿的旭日公路上行驶,只见海上升起一大片浓雾笼罩住海边。不久之后他们才明白那不是雾,而是一股惊天的巨浪。这四十尺深的水墙无情的扑向东海岸,两人惊恐的眼见房屋在巨浪下消失,连他们的车下也有两尺高的海水。

  他们在狂风大雨中开了四小时才抵达南汉普顿。抵达住宅区时,两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。莎拉发觉熟悉的景致完全变了。她一生所熟悉的那些房子都不见了,有些房子还是庞大的别墅呢。他们事后得知艾德的多年好友失去了在格兰角的全部宅邸。而此刻入眼的则是满目疮痍。所有的树木连根拔起,上百年历史的房屋化为断垣残壁,汽车也多半翻覆,莎拉猛然明白她父亲的驾驶技术有多好,才能让两人安然抵达。他们坐在车上看见整个南汉普顿几乎从长岛海岸消失,后来正式消息宣布这里的一百七十九幢房屋中有一百五十三幢全毁,剩余的房屋也不堪修复。

  莎拉在逐渐接近南汉普顿时,一颗心直往下沉。来到他们的别墅门口时,她看不见原先的大门,连下面的基石也吹走了。历史悠久的老树全部倒塌,房子倒是还屹立着,从远处望去似乎并未被破坏。但是他们把汽车开进去后,发觉它的状况也非常凄惨,被吹得七零八落的建材像垃圾似的散布在院子里。

  艾德尽量把汽车靠近房子停妥。车道上躺着许多树干,使他无法再向前行。他们下了车穿越暴雨,雨点像针一般刺中他们的脸。莎拉即使别开脸也躲不掉。他们绕过屋子看见东边的一大片连屋顶一齐吹走了,室内部分家具还在,包括她父母和她的床,以及客厅的钢琴。但是整幢屋子的门面已被刚才那股水墙冲失。她的眼中升起泪水,和雨水混合,而她的父亲哭得很伤心。他深爱这片产业,多年前在精心策划之下建造了它。她的母亲负责室内设计,一草一木也都是他们夫妇亲自选择的。早在他们住进来之前就生长在此地的百年老树无一幸免。这狼狈的景象令人不敢置信。她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去年在此地隐居的回忆似乎全都被无情的摧毁。她看了一眼父亲,知道他还在担心更可怕的不幸。

  "噢,爸爸……"莎拉拥住父亲,两人被一道强风吹作一团。他搂紧她,扯直嗓门盖过狂风的呼啸,表示他要去大门口的门房看看。

  "我得去找查理。"查理是这里的总管,在莎拉隐居此地的一年期间,无微不至的照顾她。

  但是他们没有找到他,只见他的衣物、家具、收音机散置在草坪上,却不见他的踪影,艾德这下子真的很担心他的安危了。他们只好再踅回别墅,莎拉同时发现船屋和附近的树都吹走了。靠海滩的树林也全数折断。正当她盯着一片凌乱的景象时,突然看见了查理。他的手中握着绳子,似乎想捆住什幺东西。他的身上压着一株从前院吹来的大树,看来不是颈子就是背给压断了。她急忙跑向查理,跪在他身旁,拨开他脸上的沙土。她父亲也赶过来,两人一面啜泣一面将他拖出来,抱他到屋子的另外一边,将他放在原来的厨房里。查理在艾德家服务了四十多年,年轻时代就相识。查理比艾德大十岁,艾德无法相信他已经不在人世。他是艾德一辈子的朋友,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夺走了性命。这是美国东岸有史以来最大的暴风雨,祸及康乃狄克州、麻州和新罕布什尔州,夺走了七百条人命,所到之处,整个城镇皆夷为平地。

  南汉普顿的房子总算还能够修复,但是查理的猝逝令汤家笼罩在哀伤气氛中。葬礼过后,莎拉和父母忙着整理家园。别墅只剩下两个房间可用,没有电也没有暖气,他们只能点蜡烛,在南汉普顿仅存的一家餐厅吃饭。修复的工作可能要进行数月,甚至数年,莎拉很不愿意把这个重担留给父母。

  莎拉在他们用餐的小饭店拨了通电话给威廉,怕他在报上看到暴风雨的消息而为她担忧。即使远在欧洲,南汉普顿的灾情也造成相当的震撼。

  "天啊,你们还好吗?"威廉的声音断断续续传过大西洋而来。

  "我们都没事。"她听见他的声音就感到平静不少。"不过我们的房子损失不小。爸妈要花费无数时间才能修好它。大部分人失去了一切。"

  "我真希望你能赶紧回英国。暴风雨来袭的时候,我总觉得你们会在那里度周末。"

  "我几乎要去那里。"她对他坦承。

  "谢天谢地。请问候你的父母,告诉他们我会尽快赶来,亲爱的。我保证。"

  "我爱你!"她对着电话喊。

  "我也爱你!拜托在我来以前离麻烦远一点!"

  他们随后回到纽约,暴风雨之后第八天,慕尼黑协定签署,全欧洲都误以为希特勒的威胁不复存在,包括签完协定返回英国的首相张伯伦。可是威廉写信告诉莎拉说他不信任柏林的那个杂种。

  威廉在十一月四日搭乘阿其塔尼亚号抵达美国,莎拉以及全家人在码头迎接他。次日莎拉的父母为威廉举行盛大的宴会,而在纽约所有的朋友都想邀请他赴宴。这是一股社交界无休无止的旋风。

  六天后他们一起吃早餐时,莎拉从早报上抬起眼皱着眉看着威廉。

  "这是什幺意思?"她以谴责的语气问他,他则茫然地回望她。他才从旅馆过来,尚未看过今天的报纸。

  "什幺?"他来到她身后看报纸,旋即也皱紧眉头。"看起来不是件好事。"

  "为什幺?为什幺他们要这幺做?"纳粹打碎了每一处犹太家庭和商店的玻璃,摧毁犹太教堂,屠杀犹太人,制造恐怖活动。有三万名犹太人被送进劳改营。"我的天,威廉,他怎幺会做出这种事?"

  "纳粹不喜欢犹太人,这不是秘密。"

  "但是怎幺会这样?"她激动得热泪盈眶,把报纸递给威廉。后来艾德下来吃早餐时,几个人讨论这件事许久,接着艾德想到一件事,严肃的瞅住两人。

  "我要你们两人答应,万一欧洲开战,你们一定要回美国等到战争结束。"

  "我自己不能保证,"威廉对他说。"但是我一定会把莎拉送回来。"

  "你不准这幺做,"她首次愤慨地瞪住未婚夫。"你不能把我当成行李或是一封信这样送回来。"

  威廉对她微微一笑。"对不起,莎拉,我不是不尊重你。不过你爸爸说得对。如果欧洲有状况,你是应该回家。我还记得上一次大战,当时我还小,那种生活在压迫气氛下的滋味并不好受。"

  "那幺你要去哪里?"

  "我可能得服役。我觉得贵族们突然全部失踪,跑到国外度长假不是办法。"

  "你的年纪不会太大吗?"她忽然疯狂的担忧起来。

  "不会的。亲爱的,这是我的义务。"

  三人不禁热烈期盼战争不要爆发,只不过他们的信心都不大。

  接下来的一周,莎拉和父亲到法院办妥离婚手续。当她收到离婚判决书时,仍然感到羞惭无比,忘了眼前幸福的未来正在等候她。她嫁给佛雷完全是愚蠢的错误,而佛雷是个彻底的纨挎弟子。他和未婚妻安爱咪即将在耶诞节完婚,而莎拉根本就不在意。

  现在距离他们的婚礼只剩两周了,威廉整天陪伴着莎拉。一家人在纽约共度安静的感恩节。这对威廉是个新经验,他喜欢这种与亲人共聚过节的感觉。

  "希望以后我们每年都能这样庆祝。"稍后他们坐在客厅时,他对莎拉这幺说。珍妮在一旁弹钢琴。孩子们都上楼就寝了,家中的气氛安静温馨。彼得与威廉似乎相处得很好,而珍妮逢人就宣布她的妹妹要升格为公爵夫人了,对威廉也是充满好感。

  婚前的一周把莎拉累垮了。除了婚礼的筹划进入最后阶段之外,还有许多细软要收拾。她的行李已经先寄走,做好了所有离开的准备。结婚典礼前一日,她和威廉在东河边散步。

  "你会舍不得离开吗,吾爱?"他非常爱她的家人,相信她会无法割舍,而她的答复令他吃了一惊。

  "不会。其实一年多以来我早就做好了准备。我本来想在长岛定居永远不回纽约的。"

  "我知道,"他笑着说。"你的农场……"反正现在那座农场也毁了,被九月的暴风雨吹得不见踪影。她本来很可能会失去一切,甚至像查理一样赔上性命。威廉始终很庆幸这场灾难并未波及她。

  她对他仰首而笑。"我等不及和你一起生活了。"她希望和他时时在一起,以便更加了解他和他的生活、朋友、喜好……还有他的身体、灵魂。她要和他生孩子,建立家庭,永远属于他,在他身边协助他。

  "我也是。这段等待的日子可真长。"不过这一切都即将结束,明天此时他们就是夫妻了,是韦特菲公爵夫妇了。

  他们面对着东河,他将她揽紧,一本正经地说:"但愿我们的一生永远平顺……如果有波涛,但愿我们勇敢的面对它。"他以无尽的深情凝视她,这要比任何头衔更珍贵。"也但愿我永远不让你失望。"

  "彼此彼此。"她低声说,一面和他一起眺望潺潺的河水。

  这天下午她父母的家中有九十三位朋友,莎拉挽着父亲的手下楼时,美丽而且高雅。她的黑发全部盘起来,戴着镶有花边的灰棕色缎帽,垂下一小块面纱,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。她的礼服也是同样质料的,手捧一束茶褐兰花。她的鞋子也是缎面的。她站在摆满鲜花的餐厅,身边是她的公爵丈夫,两人都显得气质高贵非凡。来宾是全纽约最有名望的家族,其中当然没有范家的人。

  仪式之后,威廉轻吻一下新娘,新娘则对他粲然地笑着。客人纷纷移入大客厅用餐,餐厅变成舞池。这是一个完美而不铺张的婚宴,众人都觉得很满意。新郎和新娘一直跳着舞。最后莎拉与父亲合跳一支舞,威廉和岳母也跳了一曲,告诉她今天的安排一切都太美好了。
欢迎您访问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,努力做最好的免费言情小说阅读网!

 
 



言情小说强烈推荐:古灵 简璎 寄秋 艾蜜莉 黎孅(黎奷) 金萱 忻彤 于晴 典心 凯琍 夙云 席绢 楼雨晴 余宛宛 蔡小雀 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
第13页已经更新并由网友上传至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、本书的文字、图片、评论等,都是由喜欢丹妮尔·斯蒂尔的作品<<珠宝>>的网友FANS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,属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,阅读更多小说请返回浪漫一生言情小说阅读网首页!